枫影夜读 #118 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剑桥艺术史:18 世纪艺术》

Apr 14, 2016 at 13:15:29

每周读书 118 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剑桥艺术史:18 世纪艺术》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纵观整个欧洲艺术史,在以立体画派为分水岭的现代艺术出现之前,各种艺术风格反反复复,却基本上脱不开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风格。中世纪时期西罗马灭亡,欧洲艺术从罗马遗风开始过渡到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时天才们从古籍中寻找古希腊罗马风度,古典之风复兴,随后 17 世纪天主教会为了应对宗教改革,从米开朗基罗开始,迈开大步跨入巴洛克时期,以和谐平衡著称的古典人物在巴洛克时期加入了夸张的运动性与华丽的戏剧性。这种华丽的风格发展到后期,贝壳状卷曲的装饰纹样开始泛滥,于是「洛可可风格」从巴黎凡尔赛宫开始兴起,一股宫廷高雅之风盛行整个欧洲。一个世纪一个轮回,当人们厌倦了洛可可奢华繁复的装饰感之后,庞贝古城的发掘带来了一股古典废墟之美,古典艺术借由新古典主义之风再度兴起。几千年来欧洲人对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向往与憧憬可见一斑。

剑桥艺术史(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Art)系列把文艺复兴之后的几个时期,以世纪为单位划分:17 世纪是巴洛克时期,18 世纪则以洛可可及新古典主义为主导,19 世纪从浪漫主义到印象派,开始有点「现代艺术」的端倪,20 世纪上来就是「立体画派」颠覆传统,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现代艺术」出现,跟以往的所有艺术都不一样,短短几十年间出现无数画派无数试验,能够跟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的,也只有 20 世纪这个激动人心风云巨变的时代了。20 世纪我们会留到「艺术史系列」的最后一期,本周我们来看《剑桥艺术史:18 世纪艺术》

上周我们说到 17 世纪巴洛克艺术,到了后期巴洛克越来越华丽,装饰性越来越强,到了 18 世纪,太阳王去世,幼君路易十五 5 岁登基,法国进入摄政王统治时期。新的王室给宫廷艺术家和民间时尚带来新的变化,巴黎成为欧洲文艺的主导,从宫廷而来的奢华优雅的装饰风格,开始扩散到整个欧洲,这种艺术风格我们称之为「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Rococo)又称巴洛克后期,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 Rocaille,一种室内装饰物,主要成分是贝克和小石子的混合物,在风格上表现为连绵的叶形花纹。巴洛克艺术的出现是有非常严肃的目的的,是天主教会应对「宗教改革」的反抗,艺术被用于这场殊死的宗教战之中。这种艺术表现在感情上是极其焦躁苦恼的,常常伴有痛苦的表达,比如鲁本斯著名的《下十字架》上耶稣的姿态,以及旁边扶着耶稣的人悲恸的表情。而到了洛可可,画风就变得轻松而悠闲了,因为洛可可艺术唯一的目的就是让那些被路易十四拘束在宫廷里的无聊贵族们娱乐,这个时代不再是宗教斗争的时代,而是廷臣们纵乐的时代。于是整个洛可可艺术充满了欢快感与自信感。

鲁本斯_下十字架
鲁本斯 - 下十字架
华多_发舟西苔岛
华多 - 发舟西苔岛

我们看让-安东尼·华托的代表作《发舟西苔岛》,这幅画华托画了五年,画的主题是对爱的崇拜:西苔岛又称爱情岛,传说是爱神维纳斯的诞生地。这幅画虚实杂糅,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山崇峻的景色,而中景迷茫的雾气却又把一切实景掩盖,既有衣着华丽的贵族结伴而游,又有小爱神在船头盘旋飞舞。华托生长在鲁本斯的家乡弗兰德斯(Flanders),临摹过鲁本斯的画,鲁本斯对颜料的应用给华托很大的影响。华托在这幅画中又发展了鲁本斯的画法,整幅画充满生气却又很脆弱,仿佛光线在叶影间跳跃,景色在雾霭中的消散,就是华托的色彩融化在水雾之中。华托的这种技巧极富装饰性,显得很吸引人。于是这种风格常得到 18 世纪主顾们的赏识,华托及其门徒的画常被作为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的一部分。

当时巴黎的社会道德比较宽容,路易十五作为国王,政治联姻是他无法选择的,所以人们对于国王有情妇这件事情抱持谅解的态度,甚至有雄心的父母还会把自己的孩子引进宫廷,期望获得国王的「宠幸」。路易十五的情妇里面,有一个特别出名的叫做「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又译:庞巴度夫人)。蓬巴杜夫人是对洛可可艺术最有力的赞助人,洛可可艺术在她慷慨的赞助及影响下达到顶峰。

弗朗索瓦布歇_蓬巴杜夫人
弗朗索瓦布歇 - 蓬巴杜夫人

画家弗朗索瓦·布歇曾给蓬巴杜夫人画过一幅肖像画,画中既表现她的权力,同时也显示她地位的虚弱。画中夫人的诱人之美跃然纸上,人物和主题也赏心悦目,华美的衣裙上光影的描绘惟妙惟肖。然而,在布歇及其门徒使其赞助人倾倒的悠闲风格中,却还隐含有一种言外之意,在这幅画中没有太多提现,但是在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著名的《秋千》一作中,淫糜之风则表现得出奇地露骨。

弗拉戈纳尔_秋千
弗拉戈纳尔 - 秋千

画中一个贵族在偷看一个姑娘飘起的裙底,这场面,恣意放荡,性的妖娆公开地投合赞助人的感官趣味。这就是洛可可艺术的晚期,艳丽而淫糜。

洛可可艺术盛行的同时也是欧洲「壮游」盛行的时期。「壮游」(Grand Tour,又译:大旅行,壮游的翻译来自杜甫的《壮游》一诗)是欧洲贵族子弟在成年后云游西方,学习文艺,结交上流社会的一种传统,一开始主要来自与欧洲大陆隔绝的英国,后期扩散到整个欧洲。现代社会流行的欧美大学生毕业后,先不找工作,而是旅行一两年的所谓「间隔年」(Gap Year)就是对当时壮游的呼应(关于间隔年每周读书曾介绍过孙东纯的两本间隔年游记,可谓国内间隔年旅行者的先驱,孙东纯——《迟到的间隔年》)。当时的贵族在孩子成年后,会联系在欧洲大陆的亲戚朋友,然后把孩子送过去那边住一段时间。这些贵族子弟往往家族实力雄厚,凭借财力在欧洲大陆寻找文艺的源头,订购绘画,完善语言(主要是拉丁语和法语),和欧洲大陆的上流社会交往。壮游通常会有要好的朋友和博学的导师陪伴,这些人里面不乏艺术家们,这些受过良好的人文主义教育的人纷纷走进罗马,试图在废墟遗迹中呼唤出一个理想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同于洛可可那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而是一个已经失去的壮丽文明,这个世界就是古希腊的自由,古罗马的尊严。

古希腊罗马文明最重要的城市有两座,一座是古希腊文明的雅典,另一座就是古罗马文明的罗马。上周我们提到文艺复兴时期,东罗马帝国也即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于是雅典也就被土耳其人统治,是属于伊斯兰的世界,基本上跟基督教世界隔绝了。雅典去不了,旅行者们就都到罗马去了,而且当时罗马还有一件激动人心的大新闻,就是庞贝和和库兰尼姆两座古城的发掘,像今天大家出门旅行一样,贵族们跑到废墟遗迹去旅行,感受昔日帝国的壮美,这种废墟的美在乔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的蚀刻版画中得到最充分的提现。

皮拉内西_竞技场
皮拉内西 - 竞技场
皮拉内西_监狱
皮拉内西 - 监狱

皮拉内西在 1740 年开了家画店,专门卖罗马风光画,主要以反映真实的罗马景象的写实风格为主,像今天在旅游景点卖明信片一样。但是后期皮拉内西的画越来越成为追忆罗马昔日的悲壮的幻景,从罗马竞技场一路画到罗马水道,他的巅峰之作《监狱》则成为一组辉煌而充满绝望情绪的版画。他的作品在 18 世纪人心中植入了一个想象中的罗马,无论从规模还是戏剧效果来说,都远胜于罗马的原型,真实的罗马即使在他全盛的时期也从没有如此悲壮过。罗马在 18 世纪人心中的形象可见一斑。而这些贵族子弟在「壮游」结束后回国,就都成为有见识,有文化的「海归」,他们从古罗马遗迹中受到的影响,也自然而然地反映到他们对本国艺术的影响。

先贤祠
先贤祠

蓬巴杜夫人的弟弟马里尼侯爵在旅途中带上了建筑师雅克·日尔曼·苏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我们在介绍《古希腊罗马艺术》中提到的法国巴黎的「先贤祠」就是出自苏夫洛之手。马里尼侯爵是个严肃而有影响力的年轻人,他从意大利旅行归来,不仅带来许多名胜古迹的绘画,还带回一个未来法国的憧憬:法国不仅应该主导欧洲的政治(路易十四留下的联盟),而且在美学上也应该有最高的权威。于是法国开始用堂皇的公共建筑和宏大的设计规划来重建巴黎,苏夫洛的「先贤祠」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修建的。这座宏伟的建筑一开始是作为教堂而建,但是到它竣工的那一年,正好是法国巨变的一年——1789 年法国大革命——革命者把这座建筑改为埋葬伟人的地方,才成为今天的「先贤祠」。

今天我们看法国大革命,认为这是一场失控的革命,是充满血腥与暴力的革命,后世有无数的作品在表现这场风云巨变的运动,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影视游戏,法国大革命带给后世的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革命者上台后,法国王室所忠实的洛可可艺术自然被视为牛鬼蛇神,于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这批艺术家,就得选择新的艺术风格,其中有一个艺术家对于革命的新自由感到欢欣鼓舞,他就是雅克—路易·大卫

大卫是一个坚定的古典主义者,法国大革命之后,他成为新政治制度的宣传喉舌与偶像设计师,但相比于俗不可耐毫不委婉的纯粹政治宣传,大卫的作品里多了些人文关怀,多了些人道与和平的态度。

大卫_萨宾妇女排解纠纷
大卫 - 萨宾妇女排解纠纷

上面这幅画是大卫所作的《萨宾妇女排解纠纷》,故事来自古罗马历史事件,萨宾妇女在被罗马人劫持奸污后,却还出面阻止本族的男人向罗马施行全面的报复。这幅画作在当时,恰恰是对攻占巴士底狱后革命者恐怖过火行为的控诉,画中表现的是一种高贵感和古典美,特别是表达慈悲这种高尚的美德。这种主题下,古典艺术显然比洛可可明快欢乐的风格更加适用。

18 世纪末除了法国大革命之外还有一场影响到整个世界的革命——工业革命。人们开始从进步的科学中汲取文化知识,基督教虽是大多数人的正式信仰,但是它却越来越失去对美学的控制。人们开始越来越以自然为标准进行判断,越来越关注平等的观念,这与基督教唯神的教义是相悖的。而这种思想上的自由体现在艺术作品上,则是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下一周,我们将介绍主宰 19 世纪上半叶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的浪漫主义。

以前艺术家是作为「工匠」存在,对赞助人负责,作画要求遵循人体比例和布局原则,受过艺术训练的人可以根据这些原则来评判艺术作品的优劣。但这些无所不在的原则与艺术家的想象力是相悖的,当艺术家的个人意识跃然纸上的时候,当艺术家作出某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时候,这种空泛的原则就与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之间产生戏剧性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日后将把艺术家的个人意识推向艺术创作的首位,从浪漫主义到印象派到现代艺术,一步一步发展出今天我们完全看不懂的艺术来。

看完整个欧洲艺术史,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更像是通往下一种成熟艺术的过渡时代,是个画个圆圈放张白纸就声称是艺术品的时代,是个随便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情就能声称是行为艺术的时代。这个时代很宽容,也很粗放,这些艺术品我们尽管看不懂,但也能看得出它们与精细的古典艺术相比在制作技艺上要粗糙得多。制作成本并不能代表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但是过度考虑难以捉摸的所谓精神表达而完全放弃形式的艺术,我觉得一定不会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艺术。也许在这个过渡时期之后,我们的新艺术能够既有现代艺术的思想自由又有古典艺术的形式优雅,我相信,那将是个值得期待的时代。

16.04.13/夜
于自居

相关阅读:
- 每周读书 #117 所谓巴洛克——《剑桥艺术史:十七世纪艺术》
- 每周读书 #116 天才辈出的时代——《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
- 每周读书 #115 教堂!教堂!教堂!——《剑桥艺术史:中世纪艺术》
- 每周读书 #114 古希腊罗马艺术为何令人着迷——《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 每周读书 #113 学会欣赏画作——《剑桥艺术史:绘画观赏》
- 每周读书#107 如何通俗易懂地认识北欧神话?——《北欧神话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