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72 夏洛蒂·勃朗特 - 《简·爱》(Jane Eyre)

Aug 25, 2021 at 21:32:29

枫影夜读 #19 -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简·爱》这部作品,真不知从何下笔为好,小说里外太多令人欣喜又让人唏嘘的故事了。从人物上讲,简·爱是一个超越她所处的时代的勇敢的姑娘;海伦是一个令人恋爱又困在时代里的孩子;谭波尔小姐是一个近乎完美又普普通通的女神;罗切斯特先生是一个外表傲慢又内心脆弱的男人。从故事发生的阶段来讲,简·爱在童年甫一出场就获得读者喜爱,经过教会学校的成长,终于在桑菲尔德庄园展开人生最精彩的一段。至于结局,作者既可以选择悲剧也可以选择大团圆,二者都合情合理。虽然译者祝庆英对本作的结局不甚满意,但我个人而言,无论作者夏洛蒂选择何种处理,我都觉得无可厚非。

《简·爱》是我近来所读之佳作,全书充满了勇气与抗争,考虑到这是 1847 年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代由女作家出版的作品,称其超越时代应是恰如其分的。好了,接下来是对小说人物与情节的讨论,尚未读过本作的朋友们,建议读完再看。

以下内容涉及关键情节透露

我特别喜欢《简·爱》这个译名,不仅“简·爱”与英文原名 Jane Eyre 发音相近,而且“爱”字既是主角之姓氏,也暗示了本作是关于“爱人”与“自爱”的作品。这个译名似乎最早出自于 1935 年李霁野的译本《简·爱自传》。虽然不是第一个翻译《简·爱》的,但使用这个称呼的是头一回。第一个译本是 1927 年伍光建节选翻译的《孤女飘零记》。很感谢这些前辈们开的好头,不然放在今天我实在担心这部作品会被叫做“珍·埃尔”之类的,那就太糟糕了。

《简·爱》这部小说写的是简·爱这位女孩从童年到成人到结婚的故事,时间跨度很长但是作者编排巧妙,节奏非常好。从简·爱的成长来看可分为四个阶段:童年寄养时期,劳渥德(Lowood)女子教会学校寄宿时期,桑菲尔德(Thornfield)家庭教师时期,以及最后的惠特克劳斯小镇(Whitcross)与三兄妹生活时期。

简·爱的遭遇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小说中诸多情节都有夏洛蒂本人经历的影子,所以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个作者。如前文所述,《简·爱》发表于 1847 年,这个年代女作家出版小说并不受待见,所以夏洛蒂出版本作时使用的是柯勒·贝尔(Currer Bell)这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本作出版以后在英国轰动一时,因为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文笔优雅细腻,女性心思表露无遗,所以当时许多评论家都在讨论作者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这在今日看来当然有点莫名其妙,但在 1847 年却是平常不过。要知道 1840 年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时,那会女性解放之议题远未如今日这般普及。

后来夏洛蒂终于以真名示人,享誉一时,也算在写作领域颇为成功。夏洛蒂出生于一个家境清寒的家庭,父亲是牧师。夏洛蒂八岁母亲时因病去世,留下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后来父亲把女孩们送去一所女子教会学校,该校环境十分艰苦。夏洛蒂在孩子中排行第三,两个姐姐在次年离开学校之后均因肺结核死去。这一段经历在《简·爱》中以劳渥德女子教会学校的形式展现,简·爱在学校遇到的孤僻女孩海伦也因肺结核死去。那一夜简·爱偷偷爬上海伦的小床,亲吻她的额头,抱着她入梦。后来,简·爱睡着了,海伦死了。

我记得读到此处我的内心大受震撼。简·爱童年寄养在舅母家时备受欺侮,但是她勇敢的反抗在第一章就赢得读者的喜爱。好不容易离开舅母家庭来到教会学校,似乎又是从一个火炕跳进另一个火坑。幸得遇到善解人意的教师谭波尔小姐还有不容易靠近却又充满智慧的女孩海伦。海伦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她年纪很小,却跟着谭波尔小姐学习各国语言,善读各类历史与哲学著作,对神学也颇有研究,俨然一个小小哲学家的感觉。海伦在学校也被他人排挤,与简·爱可谓惺惺相惜。当简·爱被“黑柱子”校长罚站的时候,是海伦伸出援手,告诉简·爱没人会看不起你。单论人物而言,我最爱海伦。可惜海伦染上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谭波尔小姐也早知海伦时日无多,是以每次见她眼中都充满怜爱。

夏洛蒂写学校的生活与海伦死去这一段想必是映照了自己在女子教会的那段日子,以黑暗时代称之亦不为过。后来夏洛蒂与两个妹妹均以家庭教师为业,辗转多年。三姐妹都酷爱写作,曾经在自己家里“发行”自己的刊物。在《简·爱》发表以前,三姐妹就曾自行写过一些作品。1847 年,妹妹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出版《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ë)出版《荒野庄园的房客》(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这两部作品与《简·爱》几乎同时问世,轰动一时,三人并称为“勃朗特三姐妹”。

她们还有一位兄弟勃兰威尔·勃朗特(Branwell Brontë)也是青年才俊,我想《简·爱》的最后一个阶段,简·爱和圣约翰三兄妹住在一起的那段快乐时光,可能也有夏洛蒂与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时的影子。可惜天妒英才,四人均英年早逝。夏洛蒂是活得最久的一个,享年 38 岁。

《简·爱》从寄养到教会学校的阶段篇幅并不长,但简·爱的成长离不开童年的这些经历,这些人物与故事对她的性格塑造有极大的影响。海伦死后再过数年,教会学校的“黑柱子”主理人被人揭发,于是学校的环境变好了,简·爱度过了平静的时光,还成了学校的教师。在小说中,这十年时间被一句话带过,有点像现在电影的一幕“10 years later”。后来谭波尔小姐结婚后也离开了学校,于是简·爱也失去了继续留下来的理由,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二次迁徙。

她登报求职,获得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机会。于是再次孤身上路,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她教育的对象阿黛勒是一个讲法语的可爱的小女孩,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的私生女,虽然他并不愿意正面承认。简·爱并不是一个漂亮的角色,夏洛蒂在写作时也跟她的妹妹们说她想要创作一个并不好看,但是受人喜欢的角色。根据文字记载,似乎夏洛蒂本人也并不是特别好看的女子,但是显然夏洛蒂高超的创作水平足以迷倒众生。

简·爱在小时候并未过多注意自己的容貌,直到十八岁时才开始自怜自叹,这非常正常。简·爱并不自卑,她知道自己长得矮又不好看,但是她依然爱她自己,也因着这份自爱,简·爱收获了读者们的喜爱,也收获了庄园主人,高傲的罗切斯特先生的喜爱。在桑菲尔德期间发生的事情,是小说的主体部分。

夏洛蒂在这一段安排了整部小说最精彩的内容,从一开始简·爱初到庄园时,就以诡异可怖的女子笑声埋下伏笔。此后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感情由浅到深,双方互相试探,读来可谓令人心潮澎湃。不过我在阅读这一段的过程,总有一种在看舞台剧的角色念台词的感觉,想来是因为作品的年代所限。

诡异笑声的悬念线在经过放火、伤人之后吊足了读者胃口,但是作者迟迟不愿揭露真相,卯足了劲要在最后时刻一鼓作气,千里泄洪。而两位主角的情感纠缠过程也并不乏味,中间插入了圣诞期间罗切斯特先生邀请多位贵族男女到家里玩乐的情节。出身贫寒的简·爱被要求加入晚饭后的谈话,面对漂亮富有、刻薄高傲的女人们,简·爱要如何脱困呢?这场晚宴后的谈话十分精彩,你来我往之间尽显刀光剑影。后来罗切斯特的乔装出场也是怪异之极,令人莞尔。

终于简·爱与罗切斯特从互相试探走向表明心迹,虽然此时的罗切斯特依然傲慢,算不上理想伴侣,但是读者朋友可以为一生孤苦的简·爱终于找到她所爱之人而感到欣慰了。结果在婚礼上一个回马枪,打回原形。这一段转折无疑是精彩的,疯女人的悬念埋了整整一个桑菲尔德时光啊,中间起伏跌宕,既有放火又有伤人,婚礼前甚至还闯入简·爱的卧室撕毁面纱,终于在关键时刻喷薄而出,罗切斯特果然不是个好人!

可简·爱却居然说:“读者朋友啊!我当下就原谅了他!”读到这里我是不可接受的,为什么啊?接下来简·爱毅然离开桑菲尔德,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简·爱离开时本就没带多少东西,又因为行囊落在马车上现在更是身无分文。作者在这一段安排了简·爱三天的痛苦折磨,没有食物,没有住所,更找不到工作,只能流浪街头。最后她抱着一丝希望去寻找当地牧师的帮助,倒在牧师家门前。因而认识牧师圣约翰·里弗斯(St. John Rivers)与他的两个妹妹。这一段简·爱算是过上了平凡又幸福的生活,和三兄妹住在一起,同时自己又重操旧业,在小镇的公益学校教镇上的农村姑娘们读书。到此为止都还算合情合理,但是接下来就该给本作选择一个结局了。

我阅读的祝庆英译版,译者在序中颇为不喜欢这个结局,我以为然,但同时也觉得作者兴许是无可奈何。首先圣约翰这个角色本身就非常机械,他几乎是一个为基督教献身的冷酷无情的机器人。面对可爱的奥利佛(Oliver)小姐的追求,他内心是感动的,却始终表现得无动于衷。因为爱情并不是他想要追求的东西,他一心要把自己奉献给上帝,他要去印度传教(当时印度还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于是后期他开始“突然地”向简·爱求爱,要简·爱嫁给他。当时读到这里我都觉得莫名其妙,这都什么跟什么。简·爱一开始还能坚持自己不会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如果想要简·爱一起去她可以去,但只是兄妹,不是夫妻。而这个“机器人”居然说为了奉献给上帝必须要以夫妻名义出行,兄妹或者助手是不合适的,并且更莫名其妙的是,简·爱慢慢地居然被他说服了。噢我的上帝!

就在我感觉快要绝望,简·爱居然真的要跟这个机器人结婚去印度的时候,作者来了个超自然唤醒,简·爱听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呼唤,然后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圣约翰。这期间还有一件转折,就是简·爱的叔父多年前就希望把她接过去,但是舅母隐瞒了这件事情,甚至藏起了叔父给她的一封信,直到舅母将死之际才拿给简·爱。这个叔父是一个富有的商人,后来他终于打听到了简·爱的下落,在死时立下遗嘱把遗产交给简·爱。而这个圣约翰三兄妹的母亲的兄弟,恰恰好就是简·爱的叔父,于是通过圣约翰的转达,简·爱突然就变成富有的人了。简·爱坚持遗产平分给三兄妹,然后她在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之后,回到桑菲尔德去寻找罗切斯特。此时的桑菲尔德早已物是人非,一场大火把庄园烧毁了,罗切斯特先生也在火灾中受伤,双目失明,回到另一座荒凉偏僻的庄园生活。简·爱找到了这座庄园,找到了罗切斯特。现在他们地位调换过来了,简·爱成了富有的简爱,罗切斯特先生成了失意又失明的罗切斯特。但是简·爱还是跟罗切斯特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罗切斯特先生也奇迹般地治好了眼睛,可算是一个大团圆结局。

这个结尾有几个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简·爱的逆来顺受。虽然从小如此,一定要到忍无可忍时才会爆发反抗,但是面对圣约翰极其无理的要求,从情理上讲我希望简·爱能够反抗到底,而不是通过罗切斯特的超自然呼唤才悬崖勒马,这一段我不太能接受。

另外是简·爱收获的这笔意外财富。小说前面的部分虽然多有巧合之处,但在作者的安排下皆有合情合理之原因。但是叔父与圣约翰的关系如此凑巧,则显得有些刻意。而且以简·爱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敢的小女孩形象,似乎不需要这笔意外之财也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我想也许作者在本作中代入了自己美好的希望也不一定。

近来我读倪匡写的《我看金庸小说》,里面提到《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十六年后的出现是个败笔,但是倪匡也提及作为读者依然是希望看到小龙女和杨过能够重逢。套用到《简·爱》这部作品亦然。虽然我觉得这个结尾如果作悲剧处理可能更加感人,但是我同时也希望简·爱能够获得幸福,能够在经历这么多苦难之后,依然勇敢而开心地开启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简·爱是勇敢的,小说是理想化的。并不是所有的勇敢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结局,但是所有勇敢的人,都是能把握自己人生的人。

2021.08.25/晨
于自居

关于本书

  • 我的评分: ⭐️⭐️⭐️⭐️⭐️(5/5)
  • 标题: 简·爱
  • 原作名: Jane Eyre
  • 译者: 祝庆英
  • 作者: Charlotte Brontë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 ‎2010年8月
  • ASIN: B0099MSKX4
  • 版本: Kindle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