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影夜读 #114 古希腊罗马艺术为何令人着迷——《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Mar 18, 2016 at 22:46:06

古希腊罗马艺术为何令人着迷

上班的地方在 T.i.T 创意园,园子里有个地方名字挺雅,叫「翡冷翠小镇」。徐志摩当年游历意大利的时候起的这么个好名字,可惜现在基本都叫音译的「佛罗伦萨」了。上周的读书我们讲到艺术这件事情,必须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才有办法发展起来,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就是这么个商业非常发达的地方,于是成了文艺复兴的起源地。在美第奇家族的保护下,许多艺术家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留等大师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当时「黑死病」夺去了欧洲 1/3 的人口,中世纪长期统治欧洲的罗马天主教地位开始动摇,东罗马帝国(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消灭,大批古希腊罗马的手稿随着拉丁语学者的逃亡而流入欧洲,于是古希腊罗马艺术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重获新生。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对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公元前 4 世纪留下的古罗马万神殿(Pantheon)因其巨大的体量至今仍给观者无以伦比的震撼,无论是穹顶的建筑难度还是中央天窗投下的神秘的光影,都令人心驰神往。

Pantheon 万神殿

18 世纪法国「先贤祠」的正面是仿万神殿所建,今天在建的建筑物也有许多古希腊、罗马的痕迹。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到底为何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人类时至今日还在沿用它的设计呢?希腊与罗马又为什么总是一起被提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上周我们介绍了面向初次接触艺术的读者出版的《剑桥艺术史》丛书的最后一本,这周我们要介绍时间顺序上的第一本——《古希腊罗马艺术》

这套丛书最早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 1983 出版,原名为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rt。既是 Introduction,书本内容就非常简单易读,但同时也十分严谨,除了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图之外,还会有相当的篇幅讲解今天的艺术研究者是怎么去鉴别艺术品的年代以及作者的。书中配有大量全彩插图,方便读者对照阅读,但纸张印刷毕竟有色差,而且无法体现真品的尺寸,更无法体现空间感,所以枫影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结合 Google ImagesGoogle Maps 的 Street View 来获得更加直观的信息。这套丛书虽然每一本都很薄,但是真要把每一个作品都理解到位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

书中所提到的艺术,主要是指狭义上的视觉造型艺术范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雕塑、建筑与绘画三类。古希腊罗马因其风格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处年代也相近,而被统称为古典(Classical)艺术。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从荷马史诗流行年代(公元前 8 世纪),到欧洲中世纪开始之前(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间,对应到中国,大概是从西周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一共一千多年光景。我们说考察一部文学作品需要把它放回作者创作的年代,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来看,艺术作品也是同理,想要了解古希腊罗马艺术,首先得了解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及其文化。由于罗马帝国本身没有自我发展完善的神话故事,罗马神话基本上就是从希腊神话而来,所以对于文化部分我们只需要了解希腊神话就足以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了。

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

对于希腊神话故事,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和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研究的主要来源。但是阅读古籍是件困难的事情,阅读中译本的古籍就更加艰涩了,所幸今天有许多白话本方便我们阅读。枫影在读完《北欧神话 ABC》之后又读了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刘世洁编著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大全集》,这本书收录的希腊神话以及英雄传说非常齐全,语言也通俗易懂,但是文笔不佳,好好的神话故事给写得毫无起伏动人之处,而且十分冗长,厚度可观,所以并没有在每周读书介绍过。但是对于想要了解古希腊神话的同学,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回到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上来,以本书的艺术角度,大体上这一千多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1. 上古及古典时期 (前 8 世纪到前 4 世纪)
  2. 希腊化时期 (Hellenistic period,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到罗马统治前)
  3. 罗马时期 (罗马统治到西罗马灭亡)

在古代,所谓的「希腊」不是指一个国家,而是泛指在爱琴海地区使用古希腊语的所有城邦。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爱琴海地区有过灿烂的迈锡尼文明,这个文明由于多利亚人的入侵而灭亡,幸存的部落逃到希腊建立了许多小的部落,最终发展成城邦。这些城邦都使用古希腊语,共享同样的神话,互相之间有贸易有竞赛也有战争,但没有统一的君主。城邦规模都很小,数量众多,最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自由公民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这个世界没有国王,神明也有贪嗔痴,与世人无异,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可以拘束城邦的公民,这种自由的意志我们在今天西方的民主社会里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已经是西周时期,从秦始皇开始几千年漫长的君主制可能会让中国的读者不太好理解古希腊的政治状况,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一个城市都是个独立的民主社会就行。

希腊城邦会联合在一起抵抗外敌,在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中,希腊人打败波斯帝国入侵者,战争结束后雅典进入全面鼎盛的黄金时期。这场战争以前我们称为上古(Archaic)时期,这段时间的希腊人主要从学习埃及的艺术开始,一步步发展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几十年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联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开始了长时间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耗尽希腊人元气的战争最终以斯巴达胜利告终,但是希腊城邦也开始走向衰落。这时西北的马其顿帝国入侵,摄政王腓力二世拿下内耗过重的希腊世界,随后遇刺身亡,年仅 20 岁的亚历山大继位,打败波斯帝国,占领埃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随后在进军印度时厌战的军队不愿行军,被迫返乡,最终死于归途,这段时间是希腊艺术的巅峰时期,我们称为古典(Classical)时期

上周我们说欣赏绘画可以从这幅画的创作意图、背景、技巧和构图来看,现代艺术比较不好被人理解的一点就在于创作意图与创作背景的模糊。比如在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画,艺术家是受教会雇佣为教堂作画的,当时的民众识字的不多,需要靠直观的绘画来实现宗教传播的目的,所以宗教画就是为教堂服务的,这点很容易被理解。古希腊神庙常建在空旷的地方,为了让四面看上去都有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使用了大量希腊柱围起来的围廊式设计,这点也很好理解。但是今天的艺术常常会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往往我们在美术馆看画的时候,必须结合入口展板的作者介绍来理解。在广州看展,我的感觉是这些资料往往比较简单,不足以给普通观众一个深刻的体会,而国外的美术馆,对于当代艺术的展览则通常会结合制作精良的视频,通过对创作者制作过程的展示,给观者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同时也使艺术思想更容易被普通观者所接受。

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一点,《剑桥艺术史》丛书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图都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包括艺术家是为了什么人而创作,作品是要放在在新教堂的壁画还是摆在在公馆里的雕塑,是为了传教的需要还是为了贵族宫殿的装饰,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在看到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反过来猜测作者的意图。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理解艺术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自己并没有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除了作品尺寸、写实与否这种直观的标准之外,很难去分辨一个艺术品在创作技巧上的难度。于是在这套丛书中,作者一般通过「对比」来一步步讲解希腊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想要知道一件作品有多厉害?拿另一件不咋地的作品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男子像

比如我们来看希腊雕塑从上古时期到古典时期的发展,简单的说希腊艺术家们总是在「作出改变——出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又有新问题」的循环中不断追求新的艺术技巧。公元前 7 世纪的立雕像(图1)看上去与同时期的埃及雕像十分相像,但是雕刻家在埃及雕像的基础上加入了对称的元素。距这座雕像诞生不到一百年时间,《安纳维索斯的男子像》(图2)诞生,可以看到这具雕像比前一具要更加写实,但是写实反而引发了新的问题,早期像小珠子一样的头发在风格化的雕像上是适合的,但是在这具更加写实的雕像上反而怎么看怎么奇怪。有一点像「恐怖谷理论」,当这个雕像很像真人但是又有一点不太像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诡异。于是艺术家开始解决头发的问题,亚里士多迪科斯像(图3)出现了,头发的问题解决了,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具雕像的造型无可指责,但是正因为这具雕像更像真人,人们就又会注意到新的问题:「这人的姿势怎么这么奇怪?」因为这个姿势是从早期埃及的立雕像那里学来的,他不是一个自然的人会摆出来的姿势。于是雕刻家又开始着手解决姿势的问题。于是克里提奥斯少年(图4)出现了。这尊雕像做了这么一件事:少年头部微微被扭转,不再正视前方;他重心移向后腿,因此就稍稍抬起这一边的臀部,不再让两腿平分身体的重量了。这个小小的改动却让这具雕像活了起来!在书中类似这样的介绍比比皆是,可以看到,这种一步步进阶的讲解方法有点类似于艺术创作的学习过程,先从基本功开始,然后再学高级技巧。所以会艺术创作的人评价这些作品的记忆,其实也会用到类似的思维方式。

前面我们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帝国分裂衰落,那是公元前 323 年,罗马在公元前 146 年征服了希腊本土。在被罗马统治之前,希腊的文化已经传播到地中海各地,我们称这段过渡期为希腊化时期。这段时期的希腊人在思想上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大家是属于一个城邦的公民,现在是一个庞大王国的子民,以前属于一个团体,现在只属于他自己。以前希腊的公众建筑占主导,私人住宅非常简单,现在私人的住宅奢华无比。这段时期的艺术有了新的题材,以前希腊人喜欢雕刻男性裸体,到了希腊化时期开始出现女性的裸体雕塑了,而且成功至极,乃至最后使男性身体黯然失色。这段时期最出名的女性裸体雕塑就是梅洛斯的阿佛洛狄,也即所谓的「断臂的维纳斯」。

复原作品

这段时期还有个有名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其体量之巨大从 Google 街景可见一斑。神庙的屋顶上有三角墙,墙上放满了体量同样巨大的雕塑。在拥挤的三角墙做雕像,一般来说作些装饰性的几何图形或者花纹是最容易的事情,但是希腊人却不满足于装饰,而是要往上面放神的雕像,而且不仅是把雕像排列出来,还要让雕像讲故事。今天我们可以从复原作品中看到艺术家独具匠心的设计,把中间的雅典娜与波塞冬做得比凡人要大,然后是稍矮的两边对称的马车,再往两边是比跃起的马要矮的人,最狭窄的两边则是半躺着的河神。在讲解神庙的一章里,作者讲到了好几个神庙对三角墙的处理,从简单的排列到帕特农神庙匠心独运的布局,这样看过来真是令人兴奋。

由于时间、战争以及自然灾难,古希腊的艺术作品能够留存下来的很少,希腊绘画作品尤其少,青铜雕塑、大理石雕塑以及神庙建筑是相对比较好保留的东西,所以今天我们一提到古希腊罗马就会想到各种建筑,不仅因为这些作品令人惊叹,而且也因为能够留下来的东西就是这些。其中古希腊作品留存的数量远比罗马的要少,现在我们能研究的对象很多都来自古罗马的复制品。希腊化时期结束后是罗马统治时期。罗马人对于希腊艺术是极为仰慕推崇的,基本上可以说罗马的艺术是继承了希腊艺术,并在此之上做了一些发展。在雕塑上罗马的发展算不上有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建筑上,罗马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成就,而且将其往前大大推进,可谓当时世界建筑的巅峰。

剧场

比如我们看古希腊晚期的剧场——Epidaurus Theater,古罗马人也修建剧场,但是在古希腊半圆形剧场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改进。古希腊剧场是把观众席修建在山坡上的,舞台的后面是风景优美的山谷。而罗马人则把剧场修到了城市当中,并且建造了布景楼。然后罗马人想到如果把两个剧场背对背拼在一起,去掉中间的布景楼,就可以得到一个圆形的场地,而这个场地就适合 360° 全方位无死角的「竞技场」。

竞技场

今天再看回古罗马的竞技场人们还是会发出无比的赞叹,可见盛期的古典艺术即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上周我们说要了解艺术必须多看真品,对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更加如是,动则真人大小甚至 13 米高的雅典娜神像,占地 2 万平方米的罗马竞技场,以及从巨大的穹顶投射光影的万神庙。这些东西如果不是亲临其地去感受,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震撼之处的。好在现在有 Google Maps,屏幕上可以互动的全景图像比纸张上的照片要好太多。通过新科技手段,我们会发现从细腻的雕像到规模庞大的神庙与竞技场,古希腊罗马艺术并没有想象中的「艺术难以理解」的概念。我想这才是真正顶尖的艺术会带给人们的观感,无论是对艺术工作者还是对普通民众来说。

16.03.18 / 中午
于 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