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 OKR 实践 01

Nov 30, 2021 at 19:21:11

我的个人 OKR 实践 01

大概是去年,@61 在推上问:“大家会做多长时间的计划?”我随手回复:“三五年前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做什么,所以我无法计划三五年后我会在哪里做什么。”(提问与回答皆为大意)

彼时的我混淆了一个概念:计划跟未来是两件事情。

长期计划并不等于预知未来。

未来是混沌的,我无法预知未来,但长期计划可以在混沌中给我带来一点方向感。

今年我的长期计划包括健康、播客、写作、工作、财富、家人朋友等多个方面。

在制定、执行和回顾计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让我有机会在埋头奔跑中暂停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些重要的人,重要的事被我忽略了;另一方面也让我得以重新审视正在奔跑的方向是否已经偏航,是否需要修正。

从四月份(2021年)至今,我的实践虽然还在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目标的拆解不够合理,执行得也不够到位。但这个过程已经给了我一些可控的感觉,所以我希望把这个过程写下来,一方面帮我把零散的碎片整理为更好被大脑理解的框架,另一方面也想随着实践的自我完善进行更新,以供未来参考。

一、现阶段我收获了什么?

以前我根本不做长期计划,总觉得即便做了计划也难以实现。这是因为我根本不懂得怎样去制定一个合理的、可执行的、可自我完善的、能形成正向反馈的计划。

只有能从中获益,才可能持续。

去年疫情席卷全球,美股港股币圈却逆势上涨,这个奇怪的趋势在今年初终于扭转。股市上涨的时候,随便买点什么都在涨,人人觉得自己是股神。我虽然没有痴迷到这种程度,但是也难免遐想通过投资带来更多的被动收入。当时好朋友 @夏天 推荐了孟岩张潇雨设计的《有知有行·投资第一课》。一开始我没特别在意,但随着股市急转直下,学费交够了之后,我终于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个小白,学起了这个课程。

课程非常棒,理论浅显易懂,方法具体可行。我顺便也读了孟岩的其他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他提到自己已经实行了好些年的 OKR,他觉得 OKR 带来的好处是有机会强迫自己停下来思考

这一点非常打动我。

前段时间跟一位同事聊天,他说当他跟我聊工作话题的时候,我好像切换了一种不同的模式,应对很快,态度也很坚决,跟聊其他话题的时候很不一样。我觉得非常有趣,因为我自己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一点。

现在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工作多年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应对。人类的大脑设计是非常节能的,会根据经验形成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在我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信息就可以跳过思考直接得出结论。(可以参考《影响力》这本书)。工作多年形成的固有思维可以帮助我快速作出决策,但是也带来一个非常明显的副作用:我不再停下来思考了

一直埋头奔跑的我偶尔抬起头总觉得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虽然人生的每个决策都是我自己做出来的,但总有一种随波逐流的失控感。我很少能够清晰地说出我的人生想要怎样,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达成怎样的目标。

上个月在做回顾和计划时,我参考了 YouTube Channel Lavendaire">Questions。结果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卡住了:

Rate from 1-10: “This month, I took steps to get closer to my goals & dream life.”

我不知道我的 dream life 是什么。

当我拿这个问题去问我的朋友们时,有些人也跟我有类似的困惑,有些人则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出来。虽然他们脱口而出的 dream life 好像有点虚无缥缈,但我依然能从中感受到情感的认同。这点非常重要。换句话说,这个 dream life 也好,我自己想要的目标也好,它可以是逻辑推理出来的也可以不是,但它必须是我的情感认同的

虽然我无法像这些洒脱的朋友一样,明确地知道自己的 dream life 是什么,就跟我四月份第一次写下个人 OKR 的 Objective 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但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写什么那就随便写一个吧。这个随便写经过几次迭代之后现在是:“成为理想化的自己”,然后我开始分析什么才是理想化的自己。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成功。随着过去这几个月的尝试,我的理想化目标比刚开始的时候要清晰多了。虽然未知的部分依然是多数,但现在我感觉就像拨开迷雾,拼对了好几块拼图一样,这感觉真棒!

比如说我希望自己的身体可以变得更健康,健身训练能更进步。于是年初我开始请教练帮我做系统性的训练,不仅学会了更多知识,身形也产生了变化——即健身所谓的“新手福利期”。这种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的变化就是正向反馈,会成为我走下去的动力。

所以虽然我的长期计划实践仍十分初级,但至少我感受到了:

  • 埋头奔跑中暂停看看
  • 理想化目标逐渐清晰
  • 正反馈成为新的动力

看上去还不错,所以我是怎么达成这些的呢?

二、寻找适合自己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开始我直接照搬孟岩的个人 OKR 做法,试着对我自己也做 OKR 计划。但是除了 OKR 这个工具以外,我还有一些一直在使用的工具,它们各自在解决特定的问题上对我有不错的效果。所以我的实践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以前积累的工具们。

前两天在有知有行 App 上读到《晚风说》的主播 Jade 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

在所有金融类经典书籍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以下简称「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也是我人生中唯一的老板送给我的第一本书。因为所有人都在讲道理,只有他在讲经历。道理今天对,明天错,在一个人那适用,在另一个人那不适用。但经历就是经历,他辉煌过,落寞过,功亏一篑过,卷土重来过。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啊。

我的长期计划实践亦如是。接下来我要提到的方法符合我的喜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未必。但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工具,这点应该是相通的。

比如许多人都有工作任务超出大脑记忆容量的情况,这时候一个能用于记录、整理、安排任务的工具就很重要。以前我使用 David Allen 的 GTD 方法,尝试过 Things, Omni Focus 等一系列 App,也试过 1-3-5 Notes, 最终采用纸笔书写的 Bullet Journal。我写 Bullet Journal 已有两年多时间,这个系统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任务规划和管理系统。

因为我非常喜欢纸笔书写的体验。在 LEUCHTTURM1917 笔记本上使用喜欢的钢笔写字,
对我来说就已经十分享受了。所以我不会忘了 Bullet Journal 的每日计划和每日回顾,也不会忘了去做每月的日历与回顾,因为这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呀。所以如果你也喜欢笔尖划过纸张的感觉,纸笔系统的 Bullet Journal 我会非常推荐。

另外因为 Bullet Journal 鼓励在空白纸张(或者点阵纸)上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系统,所以每个人的 Bullet Journal 都不尽相同。比如我就不喜欢官方模板里的 Future Logs 部分,那我不加进来就好了。比如我希望有个能追踪我的健康目标的东西,所以我在每个月的 Page 上画了一个表格,用来做我的健康 Habit Tracker。

所以是 Bullet Journal 的这两个特点完美命中了我的喜好:

  1. 我非常喜欢纸笔书写体验
  2. 我需要经常更新这个系统

过去不管是 Things 也好,OmniFocus 也好,这些工具都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OmniFocus 甚至可以当做一个好看的 SQLite Select 工具。但毕竟这些工具都挂靠在一个既定的系统上,跟空白纸张比起来,自定义能力还是有不少限制。

所以我寻找合适工具的早期阶段是多尝试,并且要做深度尝试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跟自己对话、了解自我的过程。比如我对纸笔书写的喜好,就是一种浅层的自我发现。随着实践的进行我还发现了更多我的可被加以利用的弱点,适当跟这些弱点挂钩可以确保我的计划能被执行。

比如我一般只要跟人约好了时间就不会爽约。所以利用这个弱点,我可以跟我的播客搭档约好节目录制时间,这样约定时间到了之后一切就自然发生了。

那么如何更好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呢?我尝试过两种思路完全相反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回顾过去,寻找自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这个方法我是《Steve 说》的主播史秀雄介绍的。Steve 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个方法是以前他在加拿大上学的时候做的期末作业:写一份个人成长史

大意是把人生从出生到现在划分为 8 个阶段,每个阶段罗列 10 个重大事件,每个事件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认知和想法上的变化?
  2. 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了哪些情感上的冲击或者影响?
  3. 这个事件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事件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

因为这份个人成长史只写给自己一个人看,所以写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足够诚实。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可能会触碰到自己尘封多年不愿触及的黑暗一面,可能会哭可能会笑,但这是我目前实践下来对了解自我非常有帮助的一个方法。更详细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第二个方法来自我今年阅读的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如果说个人成长史是从过去寻找塑造当下自我的原因,那么《被讨厌的勇气》里所阐述的阿德勒的心理学,就是在以 180 度全然相反的方向直面自我。有时候换一种角度审视自己真的会有奇效

比如今年有一段时间我正好处于周期低谷,当时我继续试图从过去分析自己,越分析就越觉得这是命中注定的,反而越来越丧了。然后我读到《被讨厌的勇气》,有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瞬间打开一扇窗:原来我不过是在自寻烦恼。

书中有个脸红症的例子很有意思。一个女孩来找心理咨询师,说她很怕见人,只要一到人前就会脸红,希望治好她的脸红症。心理咨询师问她如果治好了她想要做什么呢?她回答如果脸红症治好了就可以去跟喜欢的男孩子表白了。

按照“原因论”的思路我们应该去寻找女孩脸红症的成因,分析她的过去,儿时的遭遇等等。但是阿德勒心理学从“目的”出发,她会脸红的目的,正是因为她不想去跟这个男孩子表白,所以她自己“制造了脸红恐惧症”。她害怕表白了之后被男孩子拒绝,所以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

只要一天还有“脸红症”,她就不需要去表白,也就不需要承担失败的痛苦,可以一直保留“只要我去做了我也能行”的幻觉,在幻觉中舒服地活下去。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分析方法,所以按照我自己的体验,我会比较建议先做个人成长史,从过去寻找自我,然后再读《被讨厌的勇气》,换个角度看到不一样的自我

至于如何对这本书作深度阅读,我的方法是把我的读书笔记放在旁边,读到有所感悟的段落时就在笔记本上记录我当下的想法,对照我个人的事例进行分析。

人生有许多困惑来自对事物本身的不理解,所以至少这种问题上我可以通过新习得的分析方法作进一步的理解,有相当多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就已经烟消云散了,还有一部分问题则需要我的下一步行动,可以放进我的计划里。

所以两种了解自我的方法:

  1. 回顾过去,寻找成因
  2. 换个角度,分析自己

可以看到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分析过程对自己绝对诚实

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也包括我自己。因为自己实在太了解自己了,这个人所有的阴暗面他都知道。如果一直把这些东西暴露出来,自己也会受伤,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这些黑暗封锁起来。而对自己诚实的过程就是要解开封锁的过程,会有点残忍。

我的做法是在 Mac 上创建一个加密的 DMG,然后把所有写的东西都扔进去,确保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看不到。这样我就创造了一个足够安全的写作空间,至少可以减弱一部分心理负担。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加密工具来实现,关键是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达成对自己的绝对诚实就对了。

有了足够的自我了解之后,分析目标时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做计划时才能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执行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如此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这个过程很漫长,无法一蹴而就,所以需要有一点耐心,在不断的循环中慢慢了解自己。

三、我需要长期计划吗?

我也不知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今年尝试这些劳什子 OKR 之前,我浑浑噩噩也活了几十年。长期计划有它的好处,我希望借着这个工具能帮我解决一些困惑,给我的人生带来更多的可控感。

今天我在修改本文时正好听到《Steve 说》的节目,他们提到(大意):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的人生很高的自由度。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相应的困惑,我们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这种自由度了。

再加上资本主义追求效率,我们在大公司的工作被分成了无数精细的工种,每个人都只是承接上下游中的一环,就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于是螺丝钉也就失去了对工作价值的感知,时间久了之后也就是丧失了可控的感觉。

我想我的个人 OKR 实践也是对自己重新掌握人生的尝试吧。正如前文所述,这些方法会随着实践而不断自我完善,哪天如果它不再适合我了也不意外。只是目前这些方法对我还有用,而且仍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还希望继续完善它,继续利用好它的能力。

下一篇我将介绍我目前的实践方法和工具们,如果你也有好用的工具和方法,或者对这个话题有什么建议的话,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2021.11.21/下午
于自居

个人OKR实践系列

参考资料

Tags: